虽然NASA一再强调,地球至少在未来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都将是安全的,但实际上NASA一直在偷偷监视着地球附近的小行星,NASA希望及早发现那些可能对地球造成冲击的小行星,并使其轨道发生偏移或将之摧毁。早先我们曾提到,NASA计划在2025年发射机器人宇宙飞船捕获一颗近地小行星,然后将它拖进绕月轨道中,再派遣宇航员前往探寻。
不过,依赖于设备和软件算法显然并不能让人类彻底躲开危机,于是NASA与从事小行星搜寻和勘探工作的行星资源创业公司(Planetary Resources)合作,以期找到更为可靠和出色的小行星发现算法。

从明年上半年开始,NASA就将举办一场长期的小行星发现算法大赛,它基于名为Asteroid Zoo的平台系统。Asteroid Zoo是由行星资源公司、Zooniverse(国内有媒体译作宇宙动物园...),以及芝加哥的阿德勒天文馆(Adler Planetarium)共同合作开发的项目。这是一个类似于游戏竞赛的平台,游戏规则就是让公众寻找现有软件和设备都不曾发现的近地小行星。目前该平台就快要步入beta测试阶段了。
不过,NASA所举办的这个名叫Asteroid Grand Challenge的比赛并不是要人们去找那些小行星,而是让参与比赛的人能够利用Asteroid Zoo的数据结果创建出新的发现算法和机制,以期提升现有软件发现近地小行星的效率和可靠性。行星资源公司会为参赛者在线上提供天文望远镜的原始数据。
只是目前NASA尚未完全确定怎样才算获得优胜。行星资源公司表示,将为比赛制定一个评级系统,这项系统可以对整体精确性、利用数据找到所有小行星的成功率,以及最优化计算时间等多个方面进行权衡。另外,在参赛者制定新算法的同时,Asteroid Zoo原本的用户还将持续进行小行星的搜索工作,这也会激励参赛者进一步对所创的算法做优化和改进。

实际上,行星资源公司和NASA未来对小行星的发现目的还是有差异的。行星资源公司的目标是在小行星上找寻稀土元素、水等。目前这家公司正在测试其Arkyd航天器,预计明年夏季就要升空,用以实现资源找寻的目标,并且在大约2016、2017年前后带回样本。而NASA的计划则显得要更为复杂一些,因为NASA是要让人登上小行星。当然在此之前,我们还是期望这场算法大赛能够有好的收效。
(责任编辑:island7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