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家用空调行业,2013年的10月1日并不单纯只意味着节日经济,更重要的是变频能效新标APF的正式实施,即将引发的产品、市场、行业竞争之变。
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告,“2013年10月1日起出厂、进口的变频空调类产品须执行新的能效标识制度,对在10月1日之前出厂和进口产品给予一年过渡期,”也就是说,从今年10月1日起,各大空调厂商只能使用新的能效标识,生产符合能效新标的变频空调产品,旧能效标准的产品还能够销售到2014年9月底。
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商讨、论证,至今APF颁布并正式实施。在新标刚刚实施的半月期间,产业在线陆续对空调上下游部分厂商进行了采访,得到共识的是:APF的引进让中国的空调节能引擎实现加速度。
引进APF是制度进步
“引进APF是行业标准的进步,其对行业起到了有利的引导作用。”采访中,上海日立压缩机某部门负责人如上表示,旧的空调能效标准只是对制冷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,制热的标准比较低。但是现在制热需求逐渐增大,也成为市场的主要需求,制热标准的加强完善成为迫切。这是变频空调能效新标APF实施的现实意义之一。
我国居民消费的空调需求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,这些地区冬天不像北方地区有暖气供应,制热是空调市场发展的重要功能需求。APF的引进,以及该制度的先行为未来行业的发展能够起到规范和督促的作用。
日本最初实行APF标准考核时,制冷和制热的功率配比是1:1.4,现在已经有了很大提高,未来其规划是想将这一配比达到1:2的高度。而我国之前这一功率配比是1:1.1,所以相当多的空调产品制热的效果十分不理想,所以现在对制热提出高标准,功率配比的改善也将切实提升消费者使用的舒适度与满意度。
从刚刚结束的“2013年中国空调暖通节能环保发展论坛”上了解,继变频空调提高制热标准后,定速空调在未来也有可能引进APF标准评价体系。提高制热能效是未来的大方向和大趋势。
制冷和制热的能效要求不断提高,在政策引导上为我国空调的节能引擎加上了第一重速度。
APF新品7月已生产
变频新标从2012年就开始引起了空调上下游行业的高度关注,当时上下游厂家早已启动了相应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匹配工作。相比以往,本次能效新标的实施,可以说给大家留了较长的时间去准备和应对。
从产业在线之前掌握的情况看,因为之前变频新标的实施时间被认定在2013年的6月,所以在2013年4月前后,新标二级变频能效的产品开发工作基本接近尾声。为什么是新标二级,这是行业出现的一个“小插曲”。当时国家节能补贴政策让行业人士抱有了较高的期望,多数人士判断补贴延续,且对变频产品将会补贴二级及以上能效的产品,所以厂商主攻了新标变频二级的产品;而事实是能效补贴如期结束,之前被大家忽略的入门级三级变频产品现在却成了产品空白,厂商又重新从二级转向三级。在从新标变频二级到三级的匹配过程中显得有些仓促,但因为是从高能效往低能效去匹配,所以对企业来说虽然匆忙了些,但总体上的应对还是游刃有余。
产业在线也一直在不断关注新标APF新品的进展,据之前掌握的信息显示,APF的变频新品从7月就已经开始生产,主要是各空调厂家推出新品,市场初期尚未上量。从上游压缩机企业反馈的消息看,一些企业在2013年3、4月份就推出了变频新机型,大部分企业2013年7-8月已经做好了新品生产的准备,个别企业最晚也在9月完成相关的准备工作。从空调企业也了解到最新的生产动态,个别企业比如美的在10月之前已经有少量APF新品的生产,大部分企业从10月开始也都切换到了新品的制造,也有个别空调企业10月调整变频生产线,从11月开始生产新品。